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发布 >> 媒体聚焦
塞罕坝生态故事②|刘强:在梦想闪光的地方逐梦
2021-08-27 14:39:48 来源:长城网

  长城网记者 赵娇莹 马宁 宋宇星 张琳

  在草木茂盛的林子里打好边长5米的的正方形样方,记录样方内植被的种类、数量以及相对坐标……

  与往常许许多多个日子一样,8月6日上午,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90后副教授刘强,招呼着学生们戴好大沿儿帽,喷好驱蚊液,全副武装地在塞罕坝的林子里开展野生花卉调查工作。这副打扮,是因为夏天的塞罕坝虽气候凉爽,但紫外线极强,林子里蚊虫肆虐。

  “我们农大在塞罕坝有固定的学生实习基地,主要在森林生长空间、树种多样化、林场经营等方面,合作开展各类课题研究。”2019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博士毕业的刘强进入河北农业大学森林经理学任教,同年即带学生到塞罕坝进行实地学习。

  塞罕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也是无数林业人梦想的方向。刘强也不例外,尤其第一批建场人员就有东北林业大学的校友,这让他对这片土地更感亲切。

  “塞罕坝这里比较特殊,立地条件差,能够成为现在这个生态状况,真的是个典范。”作为一名外来的林业人,刘强不住口地表示钦佩,“特别感激老一代造林者,他们的付出和心血成就了世界级奇观,他们的努力为子孙后代带来了多功能的胜地。”

  从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了解到塞罕坝造林的故事,到如今作为老师带着新一代青年学生真正奋斗在这美丽的高岭,刘强说,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不自觉地会想到过去,“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做好传承,集成老一代造林者的理念,尽量发挥现在的科学优势,让这片林子更健康地生长,也不负他们对后代人的付出。”

  和树林打交道,各种意外情况都可能发生。爬陡坡摔跤,碰到狍子、野猪、蛇这些野生动物,或者突然下雨,都是刘强和学生们习以为常的工作插曲。

  “即便是现在技术进步了,这些造林的艰辛我们也很难承受。”刘强说,如果不从事林业可能了解不会这么深,但在实地调查中经历挫折时,再回想起过去造林的困难更有体会。

  从大规模植绿到用科学护绿,时代变了,目标换了,但激荡在林业人胸中的热血未曾有半分冷却。

  “早期建场时对林子的要求是成活就行,但在现在,我们更着眼于森林质量的提升,更多考虑的是多功能经营。”刘强走出林子,“将坝上高原土壤瘠薄的地块打造成绿色林海,塞罕坝给了世界很有意义的指导。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集成这项技术,给同行带来借鉴。”

  日头渐渐西下,刘强也结束了一天的外业,他短暂地和我们交流了几句,就急忙招呼学生们上车,回实验室后,他们还将对今天的调查工作进行总结归纳。

责任编辑:郑光昊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长城网版权所有
授权法律顾问单位: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电话:031187628313 1773603783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冀网文[2012]0555-003号 ICP经营许可证 冀B2-20090343号 长城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867299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石公网安备13010002060015号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