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布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承德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2021-05-07 13:50:00
分享: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承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就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发布。2019年5月6日,承德市获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今年是示范区获批2周年,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承德市政府副市长郭士刚同志就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批2年来建设情况进行发布;同时我们邀请了承德市政府副秘书长丛云飞;承德市科技局局长李威;承德市科技局副局长刘承军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承德市政府副市长郭士刚同志做发布;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承德市人民政府向今天莅临发布会的各位记者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承德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知道,2019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承德市以“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承德的重大使命,为承德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示范区获批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承德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示范主题,聚焦“水源涵养功能不稳固、精准稳定脱贫难度大”两大瓶颈问题,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推进建设。我们编制印发了承德市可持续发展十年规划、示范区三年建设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出台推进示范区建设政策措施36条,同时积极争取省政府出台了支持示范区建设政策30条,成功承办由省政府主办的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聘请高层次专家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有效推进。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我市构建形成了近期、中期、远期衔接配套的管理、督导、考核体系,深入实施了“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绿色产业培育、精准扶贫脱贫、创新能力提升”四大行动,扎实推进了16项工程、137个重点项目建设,培树打造了生态建设的“塞罕坝”模式、精准扶贫脱贫的“承德模式”等一批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样板和模式,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两年来,我们实施水源涵养能力提升行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由2018年的58.75%提高到60%。强力推进全水系治理。统筹推进滦潮河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取缔潘家口水库网箱养鱼,实施“水污染防治三年百项重点工程”,19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由2018年的94.7%提高到100%。毫不放松推进大气质量改善。全域推进清洁取暖,市区PM2.5平均浓度由2018年的32微克下降到27微克,优良天数由278天增加到322天。全力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44万亩,建立化肥减量示范区4万亩,土地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累计治理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120处,复垦披绿矿山62平方公里。

  两年来,我们实施精准扶贫脱贫行动,解决区域整体贫困问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持续深化“八措并举”组合拳,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的2.52%下降到0。塞罕坝机械林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承德市8个集体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11名同志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着力抓好产业扶贫。立足“一环六带”产业布局和九大特色扶贫产业,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万个、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项目238个,扶贫产业覆盖率达到100%。特别是通过发展林上林中林下经济,围绕“林上要果”“林中要美”“林下要富”,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600元,带动7.75万人致富。大力实施科技扶贫。组建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29个,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350名,累计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200余项,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强化就业扶贫。制定完善就业扶贫9项措施和11项补贴政策,深入推行“1+3+4”扶贫培训模式,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18.5万人。“三零”产业扶贫、“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等特色扶贫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

  两年来,我们实施绿色产业培育行动,着力构建“3+3”主导产业,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医疗康养、钒钛新材料及制品、清洁能源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大数据、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特色智能制造三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承德“3+3”主导产业和县域“1+2”特色产业体系,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打造推出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生态旅游等一批新业态,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推动钒钛产品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承德钒产品产能占全国的34%、占全球的16%,以此为依托,致力于研发钒钛新材料和制品,4500吨亚熔盐法清洁高效提钒生产线达产见效。强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生产应用产业基地。清洁能源电力装机达到754万千瓦,被列为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市。推动大数据产业向软件开发、数据挖掘、清洗、分析、应用全面深入拓展。列入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核心支撑城市。全力推动“食、药、医、健、游”五位一体融合发展。重磅推出“承德山水”和“承德好礼”两大品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家,居全省首位,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2%。培育壮大仪器仪表、输送装备、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特色装备制造业正在加快向“专精特新智”方向发展。

  两年来,我们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着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科技创新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增强。大力推进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创新、区域创新,进一步完善“1+9+N”系列科技创新政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实施培育创新型企业“双培增”行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150家,分别是2018年的1.66倍、1.3倍。打造高质量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构建“研究所+技术平台+工程中心+孵化转化中心”四位一体的新型创新创业平台,3家省级以上高新区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11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实现县域全覆盖;建立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264个。深化区域协作创新。与京津等76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承德孵化转化,2020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0.8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以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1266”发展战略,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将承德打造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杆,打造成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验田,打造成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为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经验、承德做法。

  我发布的内容就这些,谢谢大家。

  感谢郭市长的发布。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有问题的记者举手示意,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承德晚报:我这个问题提给李威局长。据我所知,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示范区的重要任务是探索打造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样板,对其他地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那么请问经过两年的建设摸索,我们承德探索打造了哪些模式呢?

  市科技局局长 李威: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建设示范区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探索符合国际潮流,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样板,为国内外同类地区发展作出示范。承德示范区获批以来,围绕破解水源涵养功能不稳固、精准稳定脱贫难度大“两大瓶颈”问题,开展了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绿色产业培育、精准扶贫脱贫、创新能力提升四大行动,实施了16项工程、137个项目,培树打造了生态建设的“塞罕坝模式”、精准扶贫脱贫的“承德模式”、农业绿色发展的“承德山水”模式等一批具有承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典型和亮点,在全国全省推广。

  一是生态建设的“塞罕坝模式”。大家知道,塞罕坝机械林场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半个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坚持依靠科学精神解决技术难题,将林学理论同塞罕坝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累计完成9类60余项科研课题,创造了从1棵树到112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今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森林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打造了七星湖湿地公园、塞罕塔等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带动周边地区近4万人受益、1.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走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林上林中林下全面开花”的森林生态经营新路子,闯出了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不仅为国内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略。

  二是精准扶贫脱贫的“承德模式”。承德作为全省、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一直以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用创新破难题,实施“绣花式”“滴灌式”精准扶贫,打造了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精准扶贫脱贫模式。针对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存在的缺资金、怕风险、离家不便的难题,平泉市创新形成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的“三零”产业扶贫模式,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组建了1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团队,培育了7个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累计推广先进适用成果30余项,推动产业链产值达到80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6710人实现脱贫。针对贫困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围场县创新形成“春雨工程+智慧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模式,构建基层检查、县级诊断、三级医院会诊的诊疗体系,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以上专家提供的医疗服务,已累计为8.2万名患者节约费用1640余万元。针对贫困群众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隆化县创新形成“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实现政府推动力、银行撬动力、企业带动力、贫困户内生动力、保险风险控制力“五力合一”,已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全市推广后累计发放贷款80.06亿元,扶持带动贫困户13.74万户。

  三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承德山水”模式。依托毗邻京津优越区位,抢抓京津对口帮扶和消费扶贫两大政策机遇,我市成立了“承德山水”品牌运营公司,倾力创建和打造“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一条以品牌兴产业、壮基地、扩规模、拓市场、富百姓的产业发展新路子。目前,已有175家企业和基地的7大品类900个单品纳入了“承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平台,年销售额实现8000余万元,其中,怡达、神栗、隆泉等农产品品牌享誉全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生态建设、绿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培树打造示范区建设的新典型新亮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为国内外同类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河北经验、承德做法。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承德日报:我这个问题提给丛云飞副秘书长。据悉,河北省政府和承德市委、市政府均出台了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请问目前政策落实情况如何?

  市政府副秘书长 丛云飞: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为加快推进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2020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承德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了5个方面、30条支持政策。我市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了7个方面36条支持政策。

  省、市政策出台以来,各有关部门主动作为、细化举措,全力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在省30条政策落实方面,省科技厅在省级财政科技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支持示范区建设,并向科技部推荐承德市创建国家农高区;省财政厅会同省有关部门争取中央基建投资13.25亿元,新增政府债券72.56亿元,支持承德示范区建设;省生态环境厅支持塞罕坝机械林场和兴隆县分别获批国家“两山”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印发《河北省探索建立滦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工作方案》,推动建立唐山、承德滦河流域省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平泉市获批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滦平县列入省级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和闲置宅基地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省教育厅支持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省自然资源厅编制《河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加快推进都山、千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等省有关部门推动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承德京津冀康养产业示范区、承德钒钛产业链现代化示范基地、承德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承平高速、克承高速、赤曹高速、承德普宁机场改扩建及丰宁等县通用机场建设、津承城际铁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列入国家级、省级相关专项规划。在市36条政策落实方面,市科技局组建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示范区建设考核和创建评选表彰活动,筹划建设承德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并落实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力建设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市农业农村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市扶贫办建立健全防贫长效机制;市工信局全力推进尾矿综合开发利用;市供销社全力打造“承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市行政审批局启动实施“承德办事网上行”,加快推动“办事一次成”向“办事不用跑”升级;市发改委、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等市有关部门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医疗康养、钒钛新材料及制品等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承德钒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示范基地等事项列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其他各项支持政策正在积极落实中。

  我的回答就这些,谢谢大家!

  长城新媒体:我这个问题提给刘承军副局长。据我所知,5月6日,承德市在双滦区举办了“可持续发展宣传月”启动仪式,那么请问我们举办“可持续发展宣传月”的总体考虑和主要活动有哪些?

  市科技局副局长 刘承军: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年的5月6日是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批2周年,为进一步凝聚全市上下思想共识、汇聚建设合力,营造全民共谋共建共享大格局,市委、市政府决定将5月6日定为“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宣传日”,将5月定为“可持续发展宣传月”,在全市集中开展宣传活动。

  这次“宣传月”的启动,目的是要增强全市可持续发展意识,营造社会氛围;同时集中宣传示范区“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建设主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宣传方式,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知晓率和社会参与率,在全市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示范区的良好氛围。

  这次“宣传月”活动,由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有关单位共同实施,各县市区同步启动。宣传月的主题是“科技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重点围绕“传播可持续发展知识,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浓厚氛围”进行集中宣传。期间共安排8项系列活动。

  一是组织举办“可持续发展宣传月”启动仪式。5月6日,启动仪式在双滦区隆重举办,承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士刚出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平泉市、宽城县、兴隆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双桥区等县(市、区)同步启动。启动当天全市共有212个单位、1000余名志愿者参加活动,摆放宣传展板200余块,悬挂宣传标语30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85000余份,活动现场气氛浓烈,市民群众踊跃参加,在全社会掀起了宣传示范区建设的热潮,活动效果非常好。

  二是组织开展示范区建设成果巡展。我们聚焦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暨全市“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精心组织策划了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引领现代农业谱写新篇章等九大版块进行巡展。5月6日,首先在市行政中心展出,展板内容主题鲜明,脉络清晰,图文并茂,全面展示了示范区建设和“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成就,吸引了众多干部职工驻足参观,进一步加深了对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全面认识,反响热烈。

  三是组织举办示范区建设征文摄影大赛。围绕“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建设主题,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反映示范区建设成效、具有鲜明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和摄影作品,进一步提高市民对承德示范区的知晓率、支持率,增强推进示范区建设的行动自觉。目前活动方案已策划完成,近期将通过有关媒体刊发征文通知,广泛征集作品。

  四是开展示范区形象标识(LOGO)征集活动。采取社会征集、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公开征集形象标识(LOGO),策划创设体现承德区域特色、文化标识的示范区形象品牌,扩大承德示范区影响力。近期将面向全社会开展征集活动。

  五是组织开展“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你我在行动”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5月中下旬以来,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林草局、市农发行、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单位组成的20余个志愿者小队纷纷走进街道、社区,通过设立展板、悬挂条幅和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倡导践行“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共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倡议扇子5000余个,广大市民的参与度和热情非常高。

  六是组织开展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宣讲活动。示范区自获批以来,通过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的经验做法与实践探索》和《依托创新驱动,着力打造“1+3”可持续发展“平泉模式”》列入河北省科技创新辅导团典型案例,录制成宣讲视频在全省推送播放。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媒介和方式在各县市区进行循环播放,全面介绍示范区创建背景与过程、经验与做法、实践与探索、愿景与示范,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示范区建设的干劲与激情。

  七是组织开展新闻媒体宣传活动。综合运用报刊、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对示范区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宣传月”活动进行集中宣传。人民日报整版刊发文章《涵一汪碧水、富一方百姓,承德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承德:涵一泓碧水富百姓》,承德日报、承德广播电视台以及省、市有关网站等多家媒体媒介通过开设专栏、专题、刊文、新闻等多种方式,对“可持续发展宣传月”活动持续报道。

  八是组织开展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也就是我们正在召开的这次新闻发布会。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聚焦“可持续发展宣传月”活动,通过笔尖、话筒、镜头,给予多角度、多视野、全方位的报道,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市民争做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宣传者、践行者,特别是在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进程中,提供更多承德经验、承德智慧。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以上三位记者的提问和发布嘉宾的权威发布和详实解答。在此请各位记者朋友展开广泛的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推进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浓厚氛围。以上就是新闻发布会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和出席,发布会到此结束。

关键词:责任编辑: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