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
“河北省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 长城网  
2021-09-17 17:01:00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高石晗摄

  9月16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北省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军向大家介绍河北省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与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李贤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联习、河北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王泽民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记者高石晗 摄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

  欢迎出席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河北省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今年以来,河北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科学施策,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今天,我们专门请来了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军先生 ,请他介绍我省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同时,我们还邀请到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李贤明先生、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联习先生、河北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王泽民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赵厅长作介绍。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军。 记者高石晗摄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军: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就我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交流。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京津冀水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坚持以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污染减排与环境扩容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科学施策,强力推动,狠抓落实,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下面,我作一简要介绍。

  一、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从总体目标完成情况看:经生态环境部初步测算,今年1-8月,纳入国家“十四五”考核的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优良)的比例为67.2%,优于省定年度目标17.2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实现全消除。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100%。

  从重点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看:今年1-8月,白洋淀湖心区平均水质达到Ⅳ类,同比持续改善。白洋淀8个国考点位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府河、孝义河、瀑河、白沟引河等4条主要入淀河流及上游流域50个河流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密云水库上游潮河、白河出境断面,于桥水库上游沙河、黎河出境断面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京津水源上游水质持续向好。衡水湖大湖心点位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标准。

  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水生态也取得了明显改观。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多年不见踪迹的鲈鱼、鳑鲏鱼、黑鱼又重新出现了!衡水湖现有物种数量呈逐年增加态势,湿地鸟类达到327种,其中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0余种。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在此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各位媒体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坚持高位推动,落实水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我省承德市考察指导,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现实意义、时代意义,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王东峰书记、许勤省长等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并深入白洋淀及上游流域、大运河、渤海入海河流、滹沱河等治理一线明察暗访,督导推进工作落实。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组织各地各部门协作联动,凝聚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编制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印发2021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部署全省目标任务,建立责任清单,压实工作责任。按月调度各地各部门重点工作进展,定期召开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多次开展重点工作调度和专题调度。修订《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考核细则》和《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考核评价与追责问责工作机制》,完善监管机制,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

  (二)坚持流域协同,扎实推进白洋淀流域治理。白洋淀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河北乃至京津地区气候、补充地下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省坚持内外共治、修治并重、防排并举。一是强化组织推动。印发《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2020-2022年)》和《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2021年工作要点》,推动《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落地实施,层层压实责任。坚持周调度、月通报,组织开展现场调研督导,驻点全程帮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科学施策。围绕“一淀九河”制定《白洋淀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工作方案》,建立点位、断面、河流、流域四位一体精细化治理体系,对61个断面和83个排污口逐一制定管控措施,统筹实施污水处理提升、雨污分流改造、人工湿地建设、淀区生态清淤、水动力提升、面源污染控制、生态缓冲带建设、芦苇平衡收割、应急导排等九大类66项工程,确保一河(淀)一策、一断面一策,精准提升流域水质。三是强化内外共治。突出抓好淀区内源污染治理。科学稳妥开展生态清淤,试点开展两期共2.42平方公里的生态清淤工程,积极推动三期清淤;集中开展淀中村、淀边村专项整治,完成41个淀中(边)村尾水导排和综合利用工程;对淀区10.5万亩芦苇实施两年轮换收割,常态化清捞重点水域水草;加强旅游污染管控,旅游厕所全部完成A级标准改造,原有1328艘燃油运营船舶全部回购停用,新增旅游船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并配备污水和垃圾收储设施。突出抓好上游外源输入管控。完成流域内3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完成酿造、制药等6个行业300余家涉水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新建污水处理厂25座,原有59座污水处理厂全部提标改造达到《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完成流域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923.6公里;设立沿河沿淀化肥农药禁施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坚持人民至上,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一是聚焦保护区划分管理。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截止目前,全省累计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037个,总面积1.27万平方公里。二是聚焦水源水质达标。全面部署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从水源保护区划定、规范化建设、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全过程监管等方面明确任务目标和要求,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强化水源地监测预警、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应急防控,确保水源水质达标。三是聚焦京津水源安全。积极推动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京、津两市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和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加强上下游联防联控,与北京、天津出资设立生态补偿金,并申请中央财政给予奖励,用于支持承德、张家口和唐山市相关县(市)实施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

  (四)坚持目标导向,持续做好流域达标管理。一是紧盯国考断面达标。以抓好国考断面水质为核心,及时梳理不达标、水质退化断面清单,坚持每日调度、每月预警,开展水环境承载力评价,识别水环境污染重点区域和时段,为差异化管控提供支撑。二是紧盯水功能区达标。以抓好106个国考重要水功能区达标为核心,统筹推进水功能区与国考断面“双达标”,定期通报,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国考重要水功能区水质稳步提升。三是紧盯跨界河流水质达标。加强与北京、天津、山西等上下游沟通协作,制定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框架协议。持续开展全省主要跨界河流生态补偿金扣缴,2021年以来,省本级共扣缴2.781亿元。四是紧盯河湖水量保障。积极开展河湖生态补水,1-8月完成河道生态补水30.97亿立方米(含主汛期水库泄水13.74亿立方米),分别向白洋淀和衡水湖补水7.01亿立方米、0.28亿立方米。

  (五)坚持源头治理,切实加强污染源排放管控。一是强化城镇污水治理。省委、省政府将雨污分流改造列入2021年20项民生工程,加快实施雨污混错接、管网修复改造项目,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1-8月全省完成雨污分流改造614.7公里,208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06亿立方米。二是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深入开展排查整治、溯源建档,每季度更新全省入河排污口清单,定期监测、按月通报,持续推进全省563个登记审批的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三是强化工业园区污染治理。指导各市强化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及问题自查整改,严防水环境污染风险。督促唐山、邯郸等新设立经济开发区完善管网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全省建成127家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88.8万吨。四是强化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印发《河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利用三年时间全省所有村庄实现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2021年以来新增建设覆盖9812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调整种植业结构,强化粪污还田体系建设,全省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五是强化执法监管。组织各地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开展排查整治工作。2021年以来,针对大运河、南水北调、入海河流上游涉水企业等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排查点位569个,严厉打击了各类涉水违法行为。

  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十四五”期间,我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向“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生态修复方向倾斜,一是推进多梯度生态缓冲带建设。2021年在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等市启动20条生态缓冲带建设。采取人工湿地、氮磷养分拦截沟渠、生态围堰、植草沟等生态处理措施,拦截初期雨水,阻控面源污染。二是推进湿地建设与修复。因地制宜采取退田还湖、退养还滩、退耕还湿、植被恢复等措施恢复湿地功能。三是推进河湖生物资源保护。加大白洋淀、衡水湖、滦河等11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力度,今年在白洋淀、衡水湖、潘家口、黄壁庄等内陆大中型湖库增殖放流鲢鱼、鳙鱼、青虾等水生生物苗种30亿单位,有力提高了水生生物多样性。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流域治理的思路,多措并举、系统施治,进一步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保水质。加快“十四五”全省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抓住国考断面水质达标这个“牛鼻子”,提优良、消劣Ⅴ,突出城镇、工业和农业农村三个领域,“三箭齐发”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和管控。二是打好白洋淀生态修复保护攻坚战。扎实推进白洋淀流域综合整治,严格按照Ⅲ类水质标准督促流域各市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河流水质提升达标。三是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积极推进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千吨万人”农村集中式水源保护区标志标牌建设,进一步推进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安全保障水平。四是系统推进全省入河排污口监管。在白洋淀流域入河排污口试点工作基础上,强化全省排污口“一盘棋”治理,加大监测频次,细化审批、注销、备案环节,深入开展排查整治,推动全省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有序开展。五是强化监督管理和考核奖惩,依法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统筹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利用,巩固深化碧水保卫战成果,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良好开局。

  谢谢大家!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

  感谢赵厅长的权威发布。下面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回答记者提问环节:

  一、河北日报:我省是资源型缺水省份,生态补水是改善河道生态环境重要举措,请问近年来我省在生态补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河北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王泽民。记者高石晗 摄

  河北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王泽民:

  谢谢记者的提问。

  我省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降水持续偏少,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在增加,供需矛盾突出,造成大部分平原河流断流、干涸,水生态恶化严重。对此,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为恢复河湖生态功能,改善我省生态环境,2018年9月,省政府联合水利部启动了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三条河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后,我省系统的开展了河湖生态补水工作,采取“订方案、清河道、补水源、强调度、严管护、重监测”等综合措施,统筹利用引江、引黄及本地水大力实施河湖生态补水。

  订方案。就是制定生态补水年度方案,根据引江、引黄及本地水库蓄水情况,科学预测上游河道来水及生产生活用水,制定河湖生态补水实施计划,确定补水河道、补水水源、补水水量及时间,落实各方责任。

  清河道。就是在补水前,对河道内乱倒乱排、乱采乱挖、乱围乱堵、乱占乱建问题等进行清理整治,确保水流畅通,河水清洁。

  补水源。就是根据补水方案确定的引江、引黄及本地水库水等水源,按照预定的水量、时间实施河道补水。

  强调度。就是加强补水流量管控及水量调度,科学调控水库、河道、闸门等水位,妥善处理补水与防汛的关系。

  严管护。就是开展补水期间巡查巡护,开展补水工程管护,确保人员安全,确保工程安全。

  重监测。就是加强对河道水位、水量及地下水水位监测,动态掌握生态补水情况,为补水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为后期评估做好准备。

  2018年以来,我省在三条河试点基础上,以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唐河等8条常态化补水河道为重点,共向74条河道生态补水116亿立方米。今年,省政府与水利部印发《2021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态补水方案》,抓住汛前有力时机开展滹沱河及大清河生态补水,实现了滹沱河、大清河全线贯通。

  通过河湖生态补水,形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环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一是显著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生态补水形成有水河长3671公里,水面面积182平方公里,增加河湖水动力,水体自洁能力显著增强,河湖水质明显改善。滹沱河、滏阳河、汦河等一批河流相继恢复了河畅、水清、鱼游、蛙鸣的勃勃生机,尤其是白洋淀水位始终保持在7米左右、水面面积275平方公里左右,2020年水质达到近十年来最好水平,绝迹多年的芡实、白花菜等多种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已重现白洋淀,一度大量死亡的野生鱼类也在快速恢复和繁殖,再现了“华北明珠”水天一色、碧波荡漾、芦苇摇曳、群鱼飞跃、鸥鸟翔集的幸福和谐美景。二是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广大群众特别是河湖周边的群众对清河补水非常拥护和认可。沿河两岸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有的甚至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群众来遛弯、拍照留念,纷纷表示“开展清河补水、打造幸福河湖”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三是有效回补地下水。河湖补水回补地下水后,补水河段平均入渗率达60%~70%,滹沱河、滏阳河、唐河等8条常态化补水河道沿线10公里范围内地下水位回升明显,2020年底地下水位与2018年补水前相比平均回升0.59米。

  谢谢!

  二、河北广播电视台:请问我省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助力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联习。记者高石晗 摄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联习:

  谢谢记者的提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省领导多次指挥调度,研究部署。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厅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实行分管厅长负责制。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成绩。

  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方面,2015年我省启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集中连片推进科学施肥、精准用药,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五年实现负增长,主要农作物氮肥利用率达到40.5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2%,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4%,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41.9%,圆满完成任务目标。

  在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完善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开展农膜源头防控和调查监测,探索建立标准膜补贴,示范应用生物降解膜,全省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以提升秸秆直接还田质量和离田利用效益为突破口,强化政策创设和措施保障,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名列全国前茅;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

  在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方面,完成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是全国第一个完成划分并经省政府审定通过的省份,所有受污染耕地全部落实风险管控措施,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全省22个市县编制发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科学划定养殖区、禁养区和限养区,大力推广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海水立体生态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2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98家,开展增殖放流100亿单位,助推水生态环境修复。

  可以说,我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农业污染治理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解决全省农业环境污染重点问题,推动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强化种养殖业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态保护,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加快补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全面提升全省水环境质量提供坚强保障,为新时代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坚实支撑。

  谢谢!

  三、长城新媒体集团: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是源头减排的重要举措,请问我省城市雨污分流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李贤明。记者高石晗摄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李贤明:

  谢谢记者的提问。

  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是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举措。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坚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年接着一年干”的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自2018年起,集中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

  2019年-2021年,我厅连续三年提请省委、省政府将雨污分流改造纳入20项民生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工作。一是加强组织推进。一把手亲自谋划调度,分管领导一线指挥、狠抓落实,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年度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完成标准等,将改造任务分解到相关市县。建立工作台账,研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重点工作台账管理系统,将项目落图,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完成时限等信息,精确掌握进展情况。二是狠抓督导落实。各地认真落实各项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省厅实行半月报进度、月排名通报、季调度,不定期实地调研核查,及时纠正工作偏差,对进度滞后的进行督办约谈。三是严格考核评价。结合实际,每年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年底对各市工作推进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完成好的通报表扬、完不成任务的提请问责。

  2018年-2020年,全省累计完成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3901公里,圆满完成各年度改造任务。特别是2020年完成雨污分流改造2557公里,白洋淀上游流域市县416公里市政合流制管网短时间内全部完成改造,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截至2020年底,我省共建成市政排水管网34843公里,其中分流制管网34153公里,占排水管网总长的98%,远高于全国86%的平均水平。

  2021年初,全省剩余市政合流制管网690公里,分布在32个县市区,已列入今年改造计划,目前完成改造614.7公里,预计11月底前全部完成。同时,我厅今年3月启动了雨污分流改造“回头看”专项行动,以进一步巩固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成效。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一是继续加强督促指导。对当前未完成改造的县市区进行重点盯办,对进度慢的县市进行约谈,确保11月底前全面完成69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任务。二是同步推进雨污混错接改造。在今年完成855处混错接点改造的基础上,持续排查整治,逐步完成改造,消除降雨期间污水溢流等民生关注问题。三是加强排水行为监管。建立完善生活污水应接尽接制度,杜绝市政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生活污水直排,改善城市水环境。四是落实省政府工作部署,组织摸排市政管网以外的雨污混流管网,会同有关部门将整治工作向单位、小区等庭院内部延伸,彻底实现源头减排。

  谢谢!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

  感谢3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4位嘉宾的精彩发布与答问。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会后请与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中心联系。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关键词: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文字实录责任编辑: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