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石家庄市“我为群众办实事”10件民生实事和10件惠民实事推进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2021-12-18 16:15:00
分享: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出席今天由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我为群众办实事’10件民生实事和10件惠民实事推进落实情况”。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石家庄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刘国勤,石家庄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石家庄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立芬,石家庄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辉,石家庄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维维,石家庄市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金文,石家庄市城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军平。

  首先,请刘国勤秘书长介绍石家庄市10件民生实事和10件惠民实事推进情况。

  “尊敬的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发布会,也感谢大家对石家庄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关注!根据安排,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为群众办实事”10件民生实事和10件惠民实事推进落实情况。

  2021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树牢为民情怀,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截至目前,省10件民生实事和市10件惠民实事圆满完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城市更加美丽。滹沱河生态修复三期工程全面建成,石家庄市域109公里滹沱河水系全线贯通,重现“清水绿岸、碧波荡漾”的滹沱美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时光街20个精品街区、街道的创建工作,清理拆除街道沿线两侧违章建筑,对沿街商铺的牌匾、墙面以及街道两侧的绿化设施等进行统一设计,突出风貌特色,注重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打造“洁净、秩序、文明、美丽”的城市环境。

  二是出行更加便捷。所有县(市、区)全部实现县级交通跨区域一卡通;地铁3号线一期东段及二期工程比原计划提前20天开通运营。实现了京广东街北地道、汇明路(红旗大街至中华大街段)、槐河路(天山大街至秦岭中街段)等20条道路贯通,进一步畅通了交通路网微循环。

  三是生活更加便利。丰富“菜篮子工程”,新建、改建15家便民市场,完善了省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事业,多举措促进家政服务创品牌、提质量、扩规模、上档次,全市共培训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和育婴员1186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7.7%。

  四是养老更有温度。着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新建社区日间照料站623个,所有县(市、区)均建成至少一所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将农村地区失能半失能等特殊老年人26464人纳入紧急医疗呼叫系统,有力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五是托幼更加方便。全市已备案婴幼儿照护机构92家,托位数达到7262个,所有县(市、区)实现了品牌连锁、社区服务、普惠性幼儿园、单位福利性托幼机构等各类型试点的全覆盖。

  六是看病更有保障。21个县(市、区)完成康复中心建设,17个县(市、区)依托当地医院设置了可开放的传染病床位和重症监护床位。建设了50个高水平国医堂,群众看病有了更多选择。对符合条件的20家三级医疗机构、70家二级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普通病门诊直接结算,有效提升了全市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七是教育更加无忧。全市新建7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通过改扩增设幼儿园、设立学前教育服务点等方式,实现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全覆盖。针对学生放学早、家长不方便接等问题,探索形成了“学校自身、家校联合、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参与”的四种课后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

  八是休闲更有去处。以“15分钟健身娱乐休闲圈”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选址,新建、改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993处。精心建设了枫丹园、绿丹园、裕园等10处、共11.6万平方米的街旁游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锻炼的好去处。

  九是就业更有机会。职业培训规模持续扩大,开展各类培训30.5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44.8%。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市属技工院校毕业生5227人,实现就业率100%。

  十是环境更加清洁。对累计发现的9个农村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完成了1000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让群众用水更放心。

  在组织推动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是精心谋划,找准实事项目。在完成省10件民生实事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聚焦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坚持代表性、普惠性和可行性原则,科学筛选市10件惠民实事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各职能部门对惠民实事项目进行深入论证。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座谈,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后,报市委审定,确定了2021年市10件惠民实事项目,营造了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强力推进,凝聚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10件民生实事和市10件惠民实事,主要领导亲力亲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超超同志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民生实事和惠民实事工作,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诉求,督导工作进度。市长马宇骏同志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调度会,认真听取实事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各分管市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调度推动,确保了实事项目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专件,明确分工,细化流程,凝聚了办好实事的强大合力。

  三是健全制度,加快项目推进。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台账管理、跟踪督办、现场指导、定期通报等制度,对进度滞后的项目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督查,主动协调解决实事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各牵头部门和承办单位坚持把办实事作为头等大事,细化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前提下,抢时间、抢进度、保质量、保安全,确保实事项目顺利完成。

  办好民生实事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今年,省、市民生和惠民实事的完成为我们继续办好实事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继续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问题,谋划好、组织好、实施好2022年惠民实事,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坚强有力的民生保障。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谢谢刘秘书长的发布。

  下面,是现场提问时间。请在座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媒体的名称。

  问题1:小街巷是城市的基本元素,也是居民生活工作的聚集地,市城管局在我市小街巷整治提升工作中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石家庄市城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杨军平: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在党史教育活动中,按照市委、市政府惠民实事工作要求,我们把推进小街小巷整治提升,作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小街小巷整治提升攻坚战,对城区1123条小街巷进行全方位整治,并把每一条小街巷作为一件艺术品去雕琢,深挖历史脉络和文化元素,赋予街道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抓实“一把手”,强化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工作开展。各区区委书记负总责,各街道党工委书记具体牵头推进,实行区四大班子领导和区直机关干部分包责任制,对每条小街小巷均落实分包责任人,包进度、包质量、包协调解决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逐条街巷制定提升方案,确保整治提升行动按计划推进。

  二是打掉“拦路虎”,维护公平正义。石家庄市区小街小巷存在部分违建、临建,既影响环境,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成为小街小巷整治提升的“拦路虎”。为此,我市对私搭乱建行为“零容忍”,坚决依法整治,在小街巷整治提升过程中,先后共拆除私搭乱建7400余处、10万余平方米,拆出了城市空间,拆出了公平正义,弘扬了正气,赢得了人心。

  三是清理“脏乱差”,净化容貌环境。在拆除违建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五清理、六整治”活动(清理私搭乱建、占道经营、小广告、积存垃圾、乱堆乱放;整治破损路面、广告牌匾、建筑立面、架空线缆、街容街貌、道路标线),先后清理占道经营、小广告7.6万处,清理积存垃圾12万立方米;修补破损路面310万平方米,整治广告牌匾3.1万处、建筑立面80万平方米、架空线缆5万米,道路标线5.8万米。清理整治后,小街小巷容貌环境明显改善,减少了各类安全隐患,居民生产生活更有秩序、更加安全。

  四是打造“样板路”,引领高品质建设。坚持精品意识,聘请高水平团队进行专业设计,对建筑外立面、空间景观、街巷特色等统筹考虑、整体规划,一街一策开展设计并制定整治提升方案,实现“一街一文化、一巷一特色”,打造了一批精品街巷和特色示范片区。

  五是严把“质量关”,全程跟踪监督。制定出台《石家庄市小街小巷整治提升达标标准》,从市政设施、建筑立面、架空线缆、整体容貌、街巷特色、长效管理等16个方面明确整治提升达标标准。同时,明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及程序,实行工程监理全覆盖,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和群众检验。

  六是打出“组合拳”,践行精细化管理。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把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和强化日常管理相结合,研究出台了《市区路(街)长制实施意见》《小街小巷数字城管专项考评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内容,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了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经过6个月努力,我市1123条小街小巷已整治提升完成,打造了东风路、柏顺街、钟旺路等55条精品街道,打造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有序的“舒心路”“暖心路”,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以实际成效回应了群众关切,赢得了民心。

  谢谢!

  问题2:今年的省、市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市教育局承办了三项,分别是解决“三点半”难题、新创建30所普惠性民办园、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请问市教育局在落实这三项实事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工作成效?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立芬: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始终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深入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解决“三点半”难题,做好校内课后服务。这是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一项民生工程。石家庄是全国最早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城市之一,2016年我们就已经在市内5区开展小学生免费托管,2019年实现了市域全覆盖。今年我市将课后服务纳入民生实事,坚持公益原则,进一步做实做细做稳,已实现课后服务三个“全覆盖”,即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现在,我市1403所非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了课后服务,下半年共有73.6万名有需求的学生直接受益,比上半年增加19.2万人。自开展课后服务以来,2016年至2021年政府投入资金1.9亿元,其中今年已投入资金5357万元。我市课后服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肯定。

  下一步,我市将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丰富课后服务内容、项目,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有效性,让学生主动留在学校参与课后服务,使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真正将“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新创建3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从2016年开始,我市连续6年将创建普惠性民办园列为我市利民惠民实事,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扶持创建了386所市级普惠性民办园,惠及幼儿家庭12.5万余个,在全省开创了扩充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的先例,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支持肯定,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报道。2021年,创建普惠性民办园被列入省20项民生工程,同时也列入了我市利民惠民实事,为了进一步扩充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在省定年度任务为10所的基础上,我市自我加压,将普惠目标增至30所。一年来,我市按照“政府买服务、园所得扶持、幼儿享补助”的实施举措,通过补贴、奖补、减免、规范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园高质量发展。到2021年底我市实际创建普惠性民办园70所,新增普惠学位1.4万余个,超额完成省定、市定年度任务。自开展普惠性民办园创建工作以来,2016年至2021年政府投入资金2.19亿元,其中今年已投入资金5694万元。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为扩充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保障农村适龄幼儿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按照“服务半径1.5公里”原则,我市积极推进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工程,2021年我市的省定任务为49个建设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我市先后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督查方案等文件,促进项目进展,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实际情况,集中协调解决问题,加大工程推进力度。年中,全市共投资24.5万元建设了49个学前教育服务点,配备了147名教职工,共增加农村学前教育学位745个,实现了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提前完成省定年度任务。

  在2021年省委、省政府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擂台赛中,我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取得“最佳讲述人”的好成绩,校内课后服务民生实事项目获得第二名。

  为民办实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树牢宗旨意识,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教育力量。

  谢谢!

  问题3:请介绍一下今年石家庄市便民市场建设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明年会有哪些重点工作?

  石家庄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晓辉: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连续3年将省会便民市场建设工作列为10件惠民实事。2021年,市商务局将便民市场建设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努力克服疫情造成建设滞后的不利影响,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全市便民市场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市商务局牵头推进各建成区新建、改造15家便民市场的任务已全部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其中新建菜市场6家、改造菜市场1家,新建生鲜超市6家、新建2家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新增营业面积约11万平方米、投资金额7600余万元。

  便民市场工作中的亮点和成效:

  2021年,市商务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工作,加快提升农贸市场品质和形象,以满足居民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服务需求为目标,主动借鉴外地便民市场建设经验模式,谋划了持续打造农贸市场的升级版——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即在农贸市场原有的蔬菜、粮油、肉蛋奶等经营品种的基础上,增加大众餐饮(早餐)、家政服务、便民维修、美容美发、药店便利店、生活快递、补衣缝纫、社区交流等多种生活性服务业态和“互联网+菜篮子”的智慧型农贸功能。打造集农贸市场、社区便民、社区文化、社区交流等四位一体的新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今年新建了2家社区便民中心,我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总数达13家。新建成开业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市场硬件设施显著提高;购物环境明显改观;信息化管理水平跨越发展;市场管理制度日臻完善;食品安全进一步保障,整体上提升了省会农贸市场的品质和形象,得到了广大市民普遍好评。

  截至目前,全市新建或改造便民市场187家,新增或改建面积55.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7亿元。其中,建成区完成新建或改建便民市场128家(社区便民菜市场81家、农贸市场6家、生鲜超市28家、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3家)。这些便民市场的建成和营业,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在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解决群众买菜难、买菜贵,构建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年便民市场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市场惠民工程。为弥补城市建设快速高质量发展便民商业设施规划配套建设的不足,市政府继续实施市场惠民工程。2022年,我局将按照《石家庄市关于支持完善社区便民服务网络的政策措施》相关要求,继续推动在主城区新建或改建15家便民市场、5家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二是严格标准,把控建设质量。按照规定程序和建设标准,聘请相关专家对已完工项目进行严格验收,确保每个便民市场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围绕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工作,完善便民市场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在积极搭建智慧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督促行业协会出台“星级农贸市场标准”,提高市场综合服务水平。并定期组织召开运营招商对接会,指导市场提高招商、运营管理水平。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问题4:市政府近几年连续将“新建10万平方米街旁游园”列入“利民惠民十件实事”,园林部门能否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几年街旁游园建设的工作进展?明年是否有园林方面的建设计划?

  石家庄市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金文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感谢对园林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截至今年,市政府已经连续四年将“新建10万平方米街旁游园”列入“利民惠民十件实事”,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亲近绿色自然,享受生态生活。市园林局作为具体实施部门,每年将游园建设作为当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协调推进,近四年共建成特色游园40座、总面积54万平方米。

  今年,我们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要求,秉承打造“多彩化、艺术化、特色化”园林的理念,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精心设计建设了10处、11.6万平方米街旁游园,共种植乔灌木2万余株,建设健身步道3500米、休闲广场25处。例如,位于翟营大街北二环的“悦园”,以“健康生活”为主线,打造了400米长的柔性健身步道和多处活动场地,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位于体育大街和平路交口的“织锦园”以“纺织记忆”为主题,建设了纺织文化长廊、劳动浮雕,展现城市历史变迁;还有民心河西线的“裕园”,精心布置了亭、台、楼、阁等江南风格建筑,展现了古典园林独特韵味。

  游园建设过程中,我们从细节和品质上下功夫,从布局和功能上做文章。根据城市规划,在群众关注度高的区域选址;创新设计思路对标先进城市,不断发掘本地文化特色,配植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园林植物;结合健身步道和体育设施,用精益求精的施工工艺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游园”。

  在建好街旁游园的同时,今年我们持续推进城市绿地建设,完成了新客站周边绿化提升,和城发投集团共同实施了民心河两岸改造提升、太平河绿道贯通和三环路绿化工程,大幅增加了城市绿量,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品质。

  按照市委、市政府“二环内做减法”、“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和“还绿地与人民”的要求,城市绿地的建设力度也将逐年加大,请市民朋友们放心。明年,我们将继续结合拆违行动腾退地块,根据城市规划和市民需求,至少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街旁游园。目前,已经初步谋划了游园选址,正在开展设计等前期工作。

  在今后的游园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在注重景观效果的同时,进一步侧重游园的功能性和服务性,加强多部门配合,在游园中科学配建柔性步道、体育健身等设施,不断提升游园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谢谢!

  问题5:请问,今年石家庄市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明年将会有哪些安排?谢谢。

  石家庄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任维维: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今年,市体育局承担的惠民实事任务为: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00处。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激励感召和大力推动下,市体育局强化担当、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充分调动各县(市、区)的积极性,全力以赴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在今年6月底,我局就提前完成了100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任务,成为我市首批完成惠民实事的单位之一。截至目前,今年已在全市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993处,远远超过既定目标任务。

  今年的健身设施建设以健身路径为主,也有乒乓球和笼式球类运动场地,主要安装在公园广场、社区、农村等群众就近、就便的区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部署和要求,重点加大了乡村地区的建设力度。在已建成的993处全民健身设施中,有764处安装在了乡村地区,占比达到76.9%,公共体育服务更多惠及乡村群众。随着新一批健身设施的完工投用,全市的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得到明显增加,特别是乡村地区的健身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为广大市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目前,在全市公园广场及4555个社区(村)全部安装了便民体育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1平方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虽然我们在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青少年喜爱的篮球、足球,老年朋友喜爱的门球、气排球等球类运动场地方面,与群众现实需求差距明显。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着力点。

  为加快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2022年,我们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利用拆违腾退地、街头路旁空闲地、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等,在全市建设200个以上以篮球、足球为重点的笼式球类运动场地,以满足群众就近、就便健身锻练的需求。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经过各区和相关部门推荐、筛选,我局初步确定了208个场地选址,并于12月3日通过媒体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广泛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目前,已经接到群众500多条的意见建议反馈,我们正在全面梳理汇总,逐项进行踏勘、落实。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按照“成熟一批实施一批”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目标导向,又快又好地完成群众身边的球类场地设施建设,并研究谋划好后续维护管理问题。我们相信,随着场地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群众健身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将得以有效缓解,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更趋完善,进一步增强城市活力、增进人民福祉,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体育力量。

  谢谢!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各位领导的翔实发布和解答。如果大家还有关心的问题,会后可以与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相关单位联系。

  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责任编辑: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