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台
市政府新闻办 张晓光: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齐宪会先生,莲池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李飞女士,竞秀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黄建忠先生,由他们介绍《保定科创城建设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过程及对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关心关注的问题。
首先请齐宪会先生作主题发布。
发布会现场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齐宪会:
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今天的发布会由竞秀区政府、莲池区政府与市科技局联合组织,主要介绍我市正在推进开展的“保定科创城”建设有关情况,并就相关内容通过新闻媒体向关心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朋友进行解读。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保定科创城”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今年出台了《保定科创城建设实施方案》。方案的出台与实施,是贯彻落实省委对我市提出“五个走在前列”、打造“两个新样板”要求的具体举措,是我市深入推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保定科创城”建设也必将我市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综合创新策源示范区、校企深度融合样板区和区域创新生态引领区,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加快建设,奋力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保定篇章。
(一)编制背景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科技创新越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市立足“7+20+N”主导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通科技、产业、场景、金融、人才、机制一体化发展模式,着力提升京津科技成果在保定转化效率和比重,取得了多方面优异成果:进入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序列,入选全省唯一的中国科协“2023-2025年度创新驱动示范市”;全市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3.48%,超过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连续6年全省领先;省、市级科技研发平台515家,总量居全省第二;成功举办“聚保定、创未来”创新创业创造大赛,引入一批长三角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我市;建立的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保定工作站在推进我市传统产业升级和引入中科院优质资源推动我市主导产业发展上实现了新探索、取得了新成效。全市呈现传统产业加速蝶变、新兴产业欣欣向荣、未来产业蓄势待发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我市作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系统营造城市创新生态、使科技功能的简单集聚真正升级成为创新动能的有机叠加,已经成为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提质升级的新任务和新目标。去年底,市委对打造“保定科创城”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对着力引进国家部委、央企、大院大所等创新板块,着力加快推动京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加速在保高校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科创+金融+人才+专业服务’良好业态提出了新要求。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科技局会同竞秀区、莲池区等相关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将科创城建设纳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体系进行重点谋划布局,在借鉴全国先进经验基础上,梳理我市产业、园区、创新要素布局,研究制定了保定科创城建设实施方案,为促进“人才引领链、技术创新链、产业发展链、金融支持链”深度融合,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开辟了保定新路径,为加快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提供了新的创新支撑。
(二)总体思路
为提高编制质量,使科创城建设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匹配,我局全面梳理总结我市基本情况,广泛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专家顾问论证会,征求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了“4234”总体思路,即4个定位板块、2个分期目标、3项重点任务和4点工作保障。
“4个定位板块”,即以全市科技创新现有空间布局为基础,根据我市科技创新工作重点方向,梳理确定了保定科创城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综合创新策源示范区、校企深度融合样板区、区域创新生态引领区的4方面功能定位。
“2个分期目标”,即立足4个定位板块基本布局,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保定科创城建设的目标体系进行梯次部署与系统规划,明确了2025年与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并分别设定了阶段性发展目标。
“3项重点任务”,即围绕总体定位和分期目标要求,明确了保定科创城激活“创新—产业—城市”系统功能的思路导向,并据此确定了“2+1+1”任务体系。“2”即布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高水平创新主体集聚”两个突破型基础任务,充分发挥京雄创新资源高地优势,加速创新资源集聚,强化科创城创新功能布局。第一个“1”即布局“校院地企深度融合”一个提升型关键任务,着眼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推动产业功能强化。第二个“1”即布局“综合创新环境提升”一个常态化推进任务,重点强化科创城人才、资金、服务等支撑,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城市功能优化。
“4点工作保障”,即为确保方案落地落实,提出了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责任分工、监督管理四方面保障性工作举措,确保《保定科创城建设实施方案》真正执行到位、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保定科创城建设实施方案》在进一步吸纳了各方专业意见、实现全方位优化完善后,于6月27日由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
(三)主要内容
《保定科创城建设实施方案》以加速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为动力,以畅通成果承接与产业化全链条为主线,以“四个着力”为工作总抓手,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提出了建设定位、发展目标、建设路径和保障措施4部分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建设定位。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以保定高新区、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全市主要科技园区为主要承载地,面向京津冀创新资源转移需要与保定主导产业转化需求,重点完善从科学到产业的成果转化全流程布局,力争将保定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成果转化高地、承接京津冀创新资源的示范高地。
二是综合创新策源示范区,以保定高新区、莲池区、竞秀区为核心,面向与京津雄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建设目标,重点发展基础科学研究、实用技术攻关、产业应用突破三大策源功能,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超前部署,力争将保定打造成为京津冀创新要素汇聚的重要枢纽、服务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策源基地。
三是校企深度融合样板区,以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保定职业教育园区为基地,面向信息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技术等保定主导产业领域,重点推动校院地企创新资源流动互促、“科教产城人”融合发展,力争为保定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区域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加快铸造创新动力源。
四是区域创新生态引领区,以保定主城区为先导,以各县(市、区)为支点,面向“强点、建群、结网”建设主线,重点推动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孵化器、人才服务中心、技术服务平台全域多点布局,持续创建智汇创新良性生态,助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创新品牌引领力不断升级,力争打造具有保定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典范。
第二部分,发展目标。
一是到2025年,力争以科创城为引领,实现保定创新集聚度和活跃度大幅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集聚,创新型企业梯次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环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成效显现,创新融入城市功能配套发展,与京津雄产业体系协同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显著提升,将科创城打造成为保定区域创新战略腹地和城市经济发展主阵地。
二是到2030年,力争使保定科创城成为国内重要的创新资源汇聚地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培育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在各领域领军地位更加凸显,科技服务体系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构建起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互动的创新生态,为保定打造创新实力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品牌。
第三部分,建设路径。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布局实施先进概念验证计划、完善中试熟化平台布局、加快建设新技术应用场景、布局一批创新孵化中心四方面重点工作,以此着力推动京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完善“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初期中试熟化测试—中期市场应用探索—后期多元资本孵化”的成果转化链条,助力打通成果转化的关键卡点、堵点。
二是“聚焦策源能力提升,引进全球一流创新主体”,布局集聚一批大院大所创新项目、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引进一批央国企重点创新板块、落地一批“链主”企业创新项目、建设一批高端医疗研究机构五方面重点工作,以此着力引进创新板块,持续集聚全国一流“大院大所、央国企创新板块、创新平台、链主企业、医疗研究机构”五类核心创新主体,助力打造保定科创城创新策源关键引擎。
三是“聚焦产学研用融合,推动校院地企全面协同”,布局加速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推动高等院校完善创新布局、引导职业院校发挥技术优势、推动校院地企知识流动共用四方面重点工作,以此着力加速在保高校产业深度融合,以环高校知识经济圈重点工程为引领,支持驻保高等院校持续强化创新供给能力,引导驻保职业院校持续发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速形成校企知识流动共用模式,助力保定院校、企业深度融合。
四是“聚焦环境效能升级,打造一流科创城市生态”,布局优化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综合性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引进培育专业科技服务力量、营造科学文化创新社会氛围六方面重点工作,以此着力构建“科创+金融+人才+专业服务”良好业态,优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综合性科创金融体系,培育科技创新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共性技术与科技服务专业力量,持续营造良好科学文化创新氛围,助力保定夯实全链式创新服务支撑。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科创城建设的统筹协调;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为科创城建设做好资金、税收、人才、用地等各方面支撑保障;
三是明确责任分工,最大限度调动各主体参与科创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落实监督管理,确保科创城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保定科创城建设实施方案》是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保定科创城的建设,将显著提升我市区域创新战略腹地的地位,强化城市经济发展主阵地的功能,为我市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统筹保定科创城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推动《保定科创城建设实施方案》落地落实,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链接一流创新资源的新地标创新城市,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更高质量、更有韧性、更有活力,助力我市在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走在前列,加速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保定示范。
谢谢大家!
市政府新闻办 张晓光:
谢谢齐宪会先生的权威发布。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记者举手示意,叫到后,先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和本人姓名,再提问,谢谢。
河北青年报记者
问题一(河北青年报):莲池区在保定科创城建设中如何定位?
市政府新闻办 张晓光:
这个问题请莲池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李飞女士回答。
莲池区委常委、副区长 李飞:
我是莲池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李飞,结合保定科创城建设,就莲池区如何发挥作用做一简要介绍。
莲池区,2015年由南市区、北市区合并而来,2021年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3年入选赛迪创新百强区。其三大特点尤其与保定科创城建设密切相关:一是创新勃发奔涌。科创能力连年第一,在制胜新赛道上全速奔跑。创新主体不断壮大。莲池区现有省市创新平台167家,高新技术企业1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75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众创空间46家。创新成果加速转化。23年技术合同登记额超30亿元。校地合作不断深化,近三年来30余项重点科研成果在莲池就地转化,辖区内高校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等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科院等2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5项。“揭榜挂帅”持续开展,12个项目成功揭榜,一批企业加速技术迭代更新。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全社会R&D经费投入79.33亿元、增长65%,强度达到13.21%,全市第一。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去年237家企业享受优惠金额28.55亿元,有力促进了企业创新发展。二是平台支撑有力。莲池拥有全市体量最大的省级园区——莲池高新区(保定经开区),总规划面积59.4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165家。其中,深圳园是深圳市与保定市两地政府倾力打造的国内一流科技产业新城,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目前,创投中心、创智云谷等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虚位以待,2000亩产业用地静候卿来。三是产业特色鲜明。把握产业发展趋势,莲池区精准确定了新能源汽车、信息智能和生物医药健康“2+1”现代产业体系。以长城汽车为引领的“汽车之城”形象日益凸显,数据标注带动的信息智能产业迅速崛起,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更是前景广阔。围绕做大主导产业,24年莲池区谋划实施产业项目85个,总投资532.36亿元;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1个,总投资460.28亿元,为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莲池区将搭乘保定科创城建设东风,坚定不移地走好科技创新之路。一是做大创新主体,实施科技型企业后备培育工程,支持长城汽车、立中车轮、瑞普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并培育精诚工科、邦泰高分子等一批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等科技型企业,将成为新产业、新市场的引领者。二是做强创新平台。围绕深圳园、长城园、数据湾“一区三园”发展布局,依托国内首座大型氢能实验中心、新能源电池研发中心,打造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示范区、国家级“双智”城市车路协同示范区;聚焦数据标注、软件研发、数据云中心等特色产业,依托小米、中国电子商会、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建设“国家数据标注基地”。不断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格局,打造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向国家级创新平台迈进。三是增强转化能力。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推动蜂巢传动、长天药业等企业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协作,实现“京津研发、莲池转化,雄安创新、莲池先行”,为保定科创城建设贡献莲池力量。
市政府新闻办 张晓光:
谢谢李飞女士。
请继续提问。
中国报道记者
问题二(中国报道):请从科技创新角度谈一谈竞秀区在科创城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
市政府新闻办 张晓光:
这个问题请竞秀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黄建忠先生回答。
竞秀区委常委、副区长 黄建忠:
下面我就竞秀区在科创城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做简要介绍。
竞秀区位于主城区西部,辖区产业基础雄厚,中国乐凯、天威保变、保定钞票等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西郊八大厂坐落辖区,为高端产业制造、科技创新先导和集约发展核心建设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竞秀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突出特色、找准优势,紧紧围绕“2+1+N”产业布局(指聚焦打造新材料、医疗器械两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智能机器人一个未来产业,以及N个现有产业),育园区、壮产业、重创新,感恩奋进。经开区建设全面发力。加速医疗器械复兴产业园建设,与18家企业签订意向,求实医疗器械、兴润汽车底盘已入驻落地。现有产业提质增效。加快高端电力装备产业研讨会成果转化,深入推动新能源、高端电力装备、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天威保变新能源智能电网等71个项目纳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科技创新提级加力。竞秀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61家。拥有创新平台38个,其中省级创新平台13个,包括省级技术创新中心9个(河北省车载低压电源管理系统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特高压变电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铸造机械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航空柔性智能制造及工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在运变压器性能提升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流延成型高性能膜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性能皮卡技术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河北省输变电装备电磁与结构性能重点实验室),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河北省输变电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级产业技术战略联盟1个(纸材料包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院士合作重点单位1个(中勘地球物理有限责任公司)。市级创新平台25个,包括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3个,市级产业技术战略联盟2个。拥有孵化器5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航标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小燕·蜂巢众创空间、竞秀联众创空间、橡树科技孵化园)。拥有众创空间10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小燕·蜂巢众创空间、竞秀联创空间、航标军民融合众创空间、橡树创客空间)。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稳居A类。自2022年开展揭榜挂帅工作以来,我区共发榜25个项目,揭榜11个项目,其中2022年揭榜项目5个,2023年揭榜项目6个。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向企业推荐西安交大、宁波大学科技成果600余项。推进保定市包装协会与北京印刷学院签署共建“保定包装印刷检验检测中心”协议,目前检测中心已入驻我区橡树产业园。积极组织开展“聚保定、创未来”创新创业创造大赛,千麦亿纳谱医学检验实验中心项目、新型低温高导纳米银导电油墨及衍生产品生态的领航者项目和血液样本镜检及疾病初筛辅助AI系统项目已在竞秀区完成注册。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保定市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魅力之城,竞秀区将紧紧围绕保定科创城建设定位,发挥主城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积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校企深度融合样板区、创新资源引聚示范区,成为保定区域创新战略腹地和城市经济发展主阵地,努力为保定科创城建设贡献竞秀力量。
一是打造竞秀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优化科技成果源头供给,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成长培育体系,支持星创众创空间、橡树科技孵化园等创新载体能级提升,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市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措施,持续开展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力争解决更多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加强与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驻保高校对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做好乐凯集团新型轻质高效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项目的支持保障工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我区落地转化。
二是打造竞秀校企融合样板区。结合竞秀区主导产业技术需求,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京津雄科研院所及驻保高校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竞秀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积极促进保定钞票纸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王双飞院士就造纸环保污水治理方向深度合作。推进河北九华勘查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北地质大学共建河北省城市地质灾害预警监测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保定市包装协会与北京印刷学院检验检测中心共建“保定包装印刷检验检测中心”,推动保定市包装行业在智能包装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三是打造竞秀创新资源引聚示范区。依托竞秀经开区六大产业园,吸引聚集一流创新板块、高端科研项目、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壮大新材料、医疗器械、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乐凯集团现有的高阻隔封装膜材料、光电材料等核心产品,加大产业链、供应链项目的招商合作。重点突破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布局以生物基材料为代表的前沿新材料。关注医疗器械和智能机器人领域应用新材料,形成具有基础支撑和应用牵引为一体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市政府新闻办 张晓光:
谢谢黄建忠先生。
请继续提问。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问题三(保定新闻传媒中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保定科创城建设实施方案》落地,预期将形成哪些成效?
市政府新闻办 张晓光:
这个问题请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齐宪会先生回答。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齐宪会:
谢谢您的提问。《方案》落地实施,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形成显著的带动效应。一是带动我市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到2025年,“京津研发、保定转化”“雄安创新、保定先行”的成果转化新格局显现,实现一批高精尖科技成果在保集聚转化,转化机构和主体更加多元,创新孵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在孵企业数达到1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以10%的增幅快速增长。二是带动我市创新策源能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引进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日益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6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件。三是带动我市校企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与京津雄高水平科研院所建立常态合作对接,高校经济、实验室经济、人才经济形成规模,建立起完善的政产学研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生态,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到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到16500家,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达到30个。四是带动我市创新生态能效显著提升。到2025年,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效能持续优化提升,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培养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科技与教育、产业、金融结合更加紧密,科技服务机构达到120家以上,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达到8%以上,创业投资、天使投资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媒体席
市政府新闻办 张晓光:
谢谢齐宪会先生。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各位记者朋友还有什么关注的问题,欢迎会后到市科技局进行采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