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布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承德市政府新闻办
“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兴隆县:学史力行重担当 办好实事惠民生”
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 长城网  
2021-12-14 17:47:00
分享: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承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就我为群众办实事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兴隆县:学史力行重担当  办好实事惠民生”,我们邀请兴隆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孙长君就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特色亮点进行发布;同时邀请兴隆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王婧 ;兴隆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局长庄云飞 ;兴隆县雾灵山镇党委书记谢福会  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答问。

  下面请孙县长作发布。

  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兴隆县委、县政府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兴隆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兴隆县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抓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承德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基层察民情、访民意、问民声,用心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组织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先后走访群众4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800多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00多件。

  一、心系群众,在改善民生上办实事求实效。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干担当,善作善成,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一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们将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和“一把手”工程,聚焦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重点任务,“规、建、管、服”同步发力、一体推进,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综合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十三、全市第一。坚持市场化运作,投资1.8亿元,建设25座垃圾转运站、1座垃圾分拣场、1座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一体化。按照“三个三”工作模式,累计投资3.8亿元,实施污水治理、给排水工程174个,农村污水实现分类管控全覆盖。创新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累计改厕6.3万户,居民改厕率达到94%,被列为全省厕所改造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县。二是大力开展城市面貌提升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堵”问题,我们启动了“县城建设战线”工作,制定了“5+1+N”联动推进机制,对县城5个片区、交通秩序、多个重点地块,分别由县领导牵头包保,集中攻坚。共清理建筑垃圾4万余吨,更新沿街果皮箱280个,清理私搭乱建4500平方米,流动商贩退街入室227家,整治广告牌匾240处,新建口袋公园3处,新增停车位340余个,改造老旧小区19个,城市面貌大幅提升。三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改善民生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农民富裕富足、生活殷实。我们在做大做强林果产业的同时,把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放在发展乡村旅游上。按照规模化、产业化、差异化要求,创新“四种模式”,大力培育民宿产业,打造乡村旅游“兴隆样板”,全县农家院和乡村民宿达到900余家,旅游床位近2万张,从业人员4万多人,每年营业收入约2.25亿元,让老百姓不出镇村就有一份稳定收入。

  二、贴近群众,在保障民生上办实事求实效。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们的民生投入丝毫没有减少,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始终在80%以上。一是围绕学有所教夯实教育保障。我们始终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新一中、新职中、新二小全部建成投用;投资7000万元,实施二幼、陡子峪小学等基础设施项目74个;投资666万元,完成现代化教学设备采购和“创客教室”建设工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严格实行绩效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让全县孩子得到优质教育。二是围绕病有所医夯实医疗保障。我们紧紧围绕群众就医的基本需求,全力改善医疗条件。总投资1500万元的县医院传染病楼建成投用,总投资1亿元的中医院易址新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20个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开展全民免费健康体检,今年以来,共体检11.4万人,检出病例8100人次,全部提出医学建议,群众满意度达100%。三是围绕老有所养夯实生活保障。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改造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1所,建成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所,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100户,新改建3个社区精品日间照料服务站,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

  三、方便群众,在服务民生上办实事求实效。我们始终致力于政府机关效能建设,为群众营造方便的办事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丰富的生活环境。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材料事项36项、办事环节271项,优化流程事项188项,审批承诺办结时限压减率达到66%;充分发挥驻企服务站作用,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周末“不打烊”服务,共受理业务1517件;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20个乡镇共办理各类业务4380件,真正实现“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二是大力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全县20个乡镇、289个行政村、8个社区全部成立综治服务中心,建立村规民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联和接访制度,选优配强村级人民调解员,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28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雾灵山镇塔前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三是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全县20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文化站,28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农家书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以文艺“七进”活动为抓手,组织爱国主义电影进基层3300场次、百年党史宣传活动20场次、建党百年文艺演出6场,惠及28.8万人次,让人民群众在业余生活中充分汲取了精神食粮。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我县将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激励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厚植为民情怀、践行初心使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作出兴隆贡献!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举手示意;

  承德日报:刚才在新闻发布词中提到兴隆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全省前列,特别是山区农村污水治理方面创新“三个三”工作模式,实现分类管控全域覆盖,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兴隆县始终将农村污水治理作为践行“两山”理念、承德“两区”定位的一项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行“三个三”工作模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一、突出“三个强化”,确保工程推进无障碍

  兴隆属于石质深山区县,村民居住分散,施工难度较大,为保障工程科学高效推进,重点在人力、财力、设计等方面配强做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作为政府“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定期研究调度,加快工程推进。二是强化规划引领。按照“专业人办专业事”的原则,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就村庄分布、地质特点等进行实地踏查论证,编制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实施规划》,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支撑。三是强化资金投入。坚持“资金整合,优先使用”的原则,通过财政投资、政府融资、争取项目资金等多种方式,筹资3.8亿元,用于工程建设。

  二、抓好“三个一批”,确保污水管控全覆盖

  根据农村排水特点和居民分布情况,确定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和单户处理为补充的“三个一批”建设原则,确保农村污水管控全域覆盖。一是城镇管网覆盖一批。坚持就近原则,利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周边村庄,将村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纳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目前已经完成22个村庄,剩余7个正在建设。二是集中收集处理一批。在主要河流沿线、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分步实施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目前已经完成48个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正在建设26个村庄,预计2022年6月投入运行。三是单户改厕补充一批。在远离河流、群众居住分散、地表多为岩石结构的村庄,采取单户改厕的分散处理方式,确保污水处理有效管控。

  三、坚持三“管”齐下,确保运营维护高质量

  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第三方运营、村民自治”管理模式,有效解决生活污水处理后期运维管理问题。一是聘请企业主管。在全市率先启动市场化运行模式,引入央企“中冶水务有限公司”负责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同时要求其参与工程验收,确保建设与运维无缝衔接。二是强化政府监管。充分发挥县级政府考核监督职能,强化乡镇属地监管职责,制定出台《兴隆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作为第三方运维机构经费划拨的重要依据,加强对运维公司的监督考核。三是突出村委自管。制定村级污水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将村民纳入责任主体,实行“包干到户”,落实专门维护管理员,定时定点巡检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保障站点长效达标运行。

  长城新媒体:近年来,兴隆特色民宿经济发展势头很好,成为打造乡村旅游的“兴隆样板”,请简单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兴隆县坚持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指引,按照乡村旅游规模化、产业化、差异化要求,利用农村闲置农宅,大力培育民宿产业,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兴隆样板”,全县具备营业条件的农家院和乡村民宿增至900余家,乡村旅游床位近2万张,从业人员达4万人,每年营业收入约2.25亿元。一是“景区带村”模式。依托雾灵山、六里坪、兴隆山等旅游景区,打造集中连片的乡村旅游民宿群。例如,挂兰峪镇二甸子村,2020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乡村旅游总收入36万元,促进本村农副土特产销售增收40多万元;雾灵山镇眼石村,2020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乡村旅游总收入2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8万元。目前各景区共带动57个行政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其中24个村80%以上农户从事旅游和相关产业。二是“文化引领”模式。将诗上庄诗歌文化、南天门满族风情文化、山楂文化等地域文化融入民宿发展,与京津美术院校合作,建立兴隆写生艺术基地联盟,引入西方油画艺术,创新“艺术馆+民宿”形式。例如,安子岭乡诗上庄村诗歌文化小镇,现有农家院19户,床位230张,2020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农家院总收入50余万元,促进本村土特产销售增收5万元;郭家庄村满族风情小镇,现有民宿14家,其中6家为满族农家院示范户,共有房间150个、床位400张,年接待游客近5000人。目前全县已有8家民宿与当地特色文化实现有机融合。三是“能人带户”模式。让“大户”变“头雁”。利用本土能人、返乡能人和外来创客先进理念,对原有农家院进行改造提升,带动周边民宿提档升级。例如,雾灵山镇大安峪村,外来创客高华富引入先进理念建成高端民宿雾灵山居,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民宿。2020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乡村旅游总收入800万元,解决就业150余人;大水泉镇迷子地村,返乡能人自主创业,建成中高端民宿方圆居,有效带动周边民宿差异化发展,2020年接待游客2.2万人,乡村旅游总收入1200万元,促进本村土特产销售增收1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4万元。四是“农宅流转”模式。采取流转或租赁的方式,盘活闲置农宅,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创新建设“田园+乐园+家园”的乡村休闲生活社区。例如,雾灵山镇翻水泉村打造的雾灵山居,现有营业的旅游农家院共7户,其中特色民宿3处。2020年接待游客0.6万人,乡村旅游总收入300余万元。青松岭镇董家店村燕山水寨,2020年接待游客1万人,乡村旅游总收入100万元,促进本村土特产销售增收10万元。目前全县已有216处民宅实施特色民宿开发,建成精品民宿26家,其中森林乡居、燕山水寨等特色民宿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河北法制报:兴隆县始终致力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新闻发布词中提到雾灵山镇塔前村基层治理成效明显,先后被评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塔前村是我县雾灵山镇一个行政村,坐落于国家自然保护区雾灵山脚下,因村后有辽金时期所建红梅寺内两座佛塔而得名。全村所辖居民218户、716人,人均收入1.5万元。近年来,塔前村坚持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营造人人争做建设美丽乡村主力军的良好氛围,美丽乡村建设提质量上水平,先后被评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对标先进,调动积极性。成立村级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全村人员主动外出学习,激发内生动力。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就如何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展开大讨论,制定出台塔前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先规划后实施,不打乱仗;先清拆后建设,不下快棋”的总思路,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基础后提升”的总方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投身志愿者队伍,仅用两个月时间即将87处违建全部拆除,清理柴垛、杂物105处,建筑、生活垃圾400多立方米。

  二、规范程序,激发主动性。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采取“民提、民议、民决、民评”的方式,加强村民议事参与率,提高村民参与本村事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一方面,在土地征占、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上坚持会前“吹风”。另一方面,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村民的态度逐步从村委要求转变为自身要求,自发出台适用于本村村情的自治文件和村规民约,为解决农村山场边界划定等特定问题和生产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提供具体依据,建立“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村级“微治理”体系。此外,与颈复康药厂对接,成立专业合作社,村民将土地流转入股,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栽植、统一销售,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同步提高。

  三、全民参与,形成自觉性。围绕“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五项重点,全覆盖走访218户,确定“三改、四化”两大方向,全力打通美丽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三改”即改大门、改厨房、改厕所,改造率分别达到了90%、95%和100%,新京报以《村庄里掀起“厕所革命”》为题对塔前村变化进行了报道;“四化”即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按照小城镇标准完成污水管网铺设、街道沥青硬化、自来水改造及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基础设施完备;日常保洁市场化,由荣盛安旭保洁公司负责全村卫生环境作业市场化运行;农村管理社区化,村庄前后各建停车场一处,设置门禁,实现社区化管理;治安防控数字化,安装摄像头67个,实现主要街道、重要公共设施及村庄周边监控全覆盖。塔前村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均达到全县村级建设领先水平。

关键词:承德市政府新闻办,文字实录责任编辑: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