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布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保定市政府新闻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前列”
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 长城网  
2023-03-20 16:54:27
分享: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主席台。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委改革办二级调研员肖文革先生,市发改委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赵丹女士,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伍昌汉先生,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魁先生,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宾先生,由他们介绍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关注的问题。

  首先请肖文革先生作主题发布。

  各位媒体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很高兴向大家介绍保定市全面深化改革有关情况。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保定改革工作的各级领导、媒体朋友和广大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介绍三个方面情况。

  一、对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的学习理解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全面深化改革也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了具体安排。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把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自去年以来,我们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党的二十大之前,我们开展坚持人民至上“微改革”行动和县(市、区)委改革办主任谈改革活动,激励全市改革系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市委深改委第二十三次会议,提出“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7+5+N’保定场景的首要依靠和根本动力”,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座谈会、开展改革创新知识答题活动等,在全市改革系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通过学习宣传活动,我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一是深刻领会过去5年和新时代10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二是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个明确”之一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十四个坚持”之一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十三方面成就”之一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历史性成就。三是深刻领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之一是“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未来五年主要目标任务,其中之一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四是深刻领会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坚持”重大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五是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共51次提到“改革”一词,明确了国资国企、金融体制、科技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通过梳理学习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战略、新部署,我们深刻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要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驰而不息把改革推向前进。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我们深刻认识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们要持之以恒朝着这一目标聚焦发力。我们深刻认识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点和内在要求。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把握改革规律,锲而不舍推动各领域改革实现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我们深刻认识到,狠抓落实始终是党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要求。我们要紧盯末端抓落实,增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全力以赴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定市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作为谋划和推动全市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成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设立市委改革办和8个改革专项小组,构建了市委深改委总揽全局、市委改革办统筹协调、专项小组协同推进、牵头部门攻坚落实的良好局面。目前,召开市委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共61次,推动市级层面出台各类改革方案2000多个。

  特别是历任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市委党晓龙书记作为市委深改委主任,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大刀阔斧深化改革”。他主动啃最硬的骨头、干最难干的事,亲自谋划推动城市更新、数字化、开发区、医疗教育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在市委主要领导带动下,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变革奋进,推动改革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重大转变。下面,我简要介绍6个领域改革。

  一是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取得重要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我们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出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在前列等系列政策,坚持以改革思维和办法推动协同创新、营商环境等“七个一体化”。京津保合作项目累计达700多项、总投资达6800多亿。超前布局总部经济园区,央企在保定的子公司达到225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医疗基地加速落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外科保定病区等4个国家级病区先后落户。

发布会现场。

  二是经济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在现代产业体系、科技体制、数字化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分量的改革举措。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7+18+N”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京津冀地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专精特新”振兴行动政策体系,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4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万多家。探索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机制,为企业解决了一大批“卡脖子”问题。深化数字化改革,出台“数字保定”建设方案,构建“1499”工作体系。全市数字化改革呈现出迭代升级、日新月异的良好局面。智慧法院、智能税务、智能交管等成为全国学习借鉴的标杆。深化招商引资机制,开展“百行联千企”“双千工程”等系列行动,形成“月开工、季系列”抓投资、上项目的良好机制,央视总台涿州文化产业、中国农大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保定。

  三是行政司法领域改革为社会治理提供强大支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在民主法治、司法体制、营商环境等领域实施一批改革举措,构建高效能治理的社会环境。深化决策机制改革,建立市县两级法律顾问常态化列席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制度,得到中央依法治国办肯定。深化立法机制改革,建立立法协商机制,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成为全省第一部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的地方性法规;《保定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成为全省第一部规范接诉即办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办案业务+综合业务”的“双责”运行模式成为全国改革典型,构建涉案企业合规听证机制和合规回访机制,探索形成“保定经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开发区试行投资项目“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先建后验’”改革,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限压缩63.2天。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显著改善。

  四是文化领域改革提升了城市发展软实力。着眼于打造文化强市和提升城市软实力,出台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系列政策,持续释放以文化人、以文塑城、以文兴业的改革效应。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市全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保定精神深入人心。深化城市文脉保护传承机制,西郊八大厂工业遗址文化创意集聚带推动“工业锈带”蝶变“生活秀带”。深化市级融媒体改革,成立保定新闻传媒中心(集团),形成所有报道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网覆盖的新格局。实施文化+体育融合发展机制,成立全国第一家职业排球俱乐部,我市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奥运冠军之城”“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两项殊荣的城市。

媒体席。

  五是民生领域改革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紧紧把握群众所需所盼,坚决改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深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构建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脱贫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特色产业基地827个、优势特色品种2072个,有效激活了脱贫群众的“造血”功能;完善都市农业发展体系,首批51家“博士农场”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成立全省第一家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联盟,着力打造中国北方预制菜产业第一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加快绿色转型,推动碳中和碳达峰“1+N”政策落地实施;健全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入淀河流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及以上。深化12345“接诉即办”改革,建立“热线+企业+相关单位”三方通话模式,及时精准解决企业和群众诉求。并逐步探索从“有一办一”到“举一反三”转变、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深化教育、医疗等领域改革,保定成为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全国第一个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全市域试点,唐县医院成为全省唯一获评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医院。

  六是党建领域改革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制度基石。健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制度体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完善“盯紧末端抓落实”机制,健全县委书记月点评制度,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院士周末工作坊”、保定工匠学院建设等措施,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体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加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巩固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关键一招”的作用在保定大地上充分彰显,全市各领域均取得了变革性实践、标志性成果。这些不斐的成绩,是党中央和省、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勠力同心、勇毅笃行的结果,也得益于守正创新、破立结合、蹄疾步稳的改革“章法”。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方法论,探索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有力有效、富有特色的改革办法。一是坚持系统谋划、缜密布局。紧跟党中央和省委改革步伐,紧贴市委中心工作,把握改革规律和前沿动态,以全局视野、系统观念,谋在新处、改在真处、落在实处。二是坚持搭建平台、攻坚推进。我们深入探索抓改革的新模式、新路径,建立健全系列平台载体。例如,开展坚持人民至上“微改革”行动,动员各级各部门在群众身边改起,把改革红利送到群众心坎上。目前,已完成微改革项目495个,一批“大民生、小难题”迎刃而解。三是坚持试点引领、亮点示范。动员全市上下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发挥试点撬动作用,累计实施各级各类改革试点500多个。全市2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四是坚持清单管理、督考结合。建立“清单式”管理台账,实施“月考+年考”相结合,确保考真、考实、考出干劲。实施“改革+纪委”联动机制,坚决打通末端落实“最后一公里”。

  三、接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思路及安排部署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五个走在前列”“两个新样板”目标要求,以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工作总抓手,把新颜值、新场景、新赛道三个关键词贯穿始终,大力弘扬新时代保定干部特质,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着力打造一批中国式现代化保定改革场景,坚决把改革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2023年,全市改革的总体布局是“1+8+N”。“1”即一条政治主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把党中央和省、市委改革部署落实到位。“8”即八个领域改革,市委深改委下8个改革专项小组,每个专项小组牵头推进一批关键改革。经济体制聚焦协同创新同共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扩大内需等领域深化改革;生态文明体制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机制、白洋淀上游综合治理机制、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领域深化改革;民主法治聚焦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体系、全面依法治市等领域深化改革;文化体制聚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公共文化体系、文化产业体系等领域深化改革;社会(司法)体制聚焦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深化改革;党的建设制度聚焦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干部人才制度等领域深化改革;纪律检查体制聚焦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巡视巡察制度等领域深化改革;农业和农村体制聚焦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机制、都市农业、博士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等领域深化改革。“N”即系统谋划和推进一批中国式现代化保定改革场景,比如,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场景、坚持人民至上微改革等。

  改革是党的主张,也是人民的要求。我们一定乘势而上、笃行不怠,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以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更上一层楼”,为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贡献改革智慧和力量。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谢谢肖文革先生的权威发布。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记者举手示意,叫到后,先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和本人姓名,再提问,谢谢。

河北青年报。

  问题一(河北青年报):党的二十大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请问我市这方面工作目前进展如何?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市发改委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赵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党的二十大更是明确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2020年以来,国家、省先后出台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决策部署,我市配套出台了推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24条措施、高标准市场建设46条举措,统一大市场建设23条重点任务等,开展了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定做法清理、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等专项行动,除此之外,还借鉴国内最高标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不断营造我市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目前,我市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市场设施联通不断加快,市场规模效益不断显现。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数量达94.2万,同比增长9.2%。但对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和不足,必须加快补齐,不断提升市场体系建设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委十届三次会全、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大工作力度,立破并举,推动我市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简单概括为抓好“五立五破”。

  从立的角度,要抓好“五统一”。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即抓好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的统一。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以我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为契机,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提高运行效率,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是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抓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增加优质商品供给,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推动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提升监管效能,加速形成政府监管、平台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的多元治理新模式。

  从破的角度,从五个方面打破各种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显性、隐性壁垒。一是强化反垄断;二是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三是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四是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五是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

河北新闻出版网。

  问题二(河北新闻出版网):请介绍一下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情况?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伍昌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国资委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关键任务,突出系统集成,敢于攻坚克难,强化潜能激发,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圆满收关。去年1月,我市作为全省先进典型在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三年行动工作例会上,作代表发言。去年2月,省国资委通报,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为优秀等次。下面,简要向各位通报如下几个方面:

  一、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持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制定《关于市属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监管企业参照示范文本,规范各治理主体,明晰权责边界。实现“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全覆盖。

  二、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成熟。大力推行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措施。面向社会公开遴选31名专业人才,充实外部董事队伍。制定《保定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保定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方案》等制度文件,进一步强化考核激励约束作用。

  三、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更加科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全省率先完成市本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所有企业均由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第二阶段是以平台公司为主体,先后整合52家企业,打造国控、交投、文发、产发、城投、数投、农发、国康医养等9家市级平台公司,增强整体效能。国有企业在环城水系建设、城中村改造、古城保护更新、数字化转型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新时代的保定国企,让政府更放心、让人民群众更安心!

  四、国资监管效能更加精准。一是完善制度体系。梳理完善22项监管制度,形成了覆盖全面、科学有效的监管“制度蓝本”,做到放而有序、管而有力。二是优化监管模式。叫响“数智国资”品牌,国资在线监管平台初步建成,国资监管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三是强化风险化解。制定《关于加强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6项制度,建立监管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推动企业资产负债率回归合理水平。

  面对当前国企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市国资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部署,始终保持风风火火“燃”的状态,不断开创红红火火“新”的局面,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保定场景建设贡献国资力量!

  谢谢大家!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

  问题三(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请问市行政审批局2022年度在政务服务改革上的作法及成效?

  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魁:2022年,保定市行政审批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政务服务建设,发挥信用支撑作用,全力打造“保定办”和“保省心”两个政务服务品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贡献政务服务力量。

  一、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打造保定特色政务服务品牌。一是做好国家级行政备案规范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智能备案,有效提升行政备案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目前,全市行政备案事项224项,市本级行政备案事项145项。二是在开发区范围内试行企业投资项目“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先建后验’”改革,我市工程建设项目自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自然用时最短为250.5天,比全省平均用时少247.1天。三是推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两证联办”改革,以开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和民办医疗机构为试点,整合审批事项,再造办事流程,取消重复材料,办理时限压减70%以上。

  二、推进数字建设,政务服务数字化应用成效明显。一是提优政务服务“一网办”,推行“无感审批”“最多跑一次”“全流程网办”。二是升级便民利企“一件事一次办”,实行集成式办理、套餐式服务,药店信息变更“一件事+无感审批”模式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三是延伸政务服务“就近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提升工程,实现村级代收代办,市县乡村网上流转、四级联动、协同审批,在乡村两级布设智能终端4500余台,我市285个乡镇(街道),5588个村(社区)均可“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四是规范交易服务“网上办”,免费向市场主体提供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实现企业“零跑腿”、交易“零成本”。

  三、坚守为民理念,不断创优政务服务环境。一是统筹推进市、县、乡、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二是持续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保定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2022年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267万件次,响应率100%,解决率、满意度均超过97%。三是夯实社会信用基础,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稳步提升,2022年全年保持全国前100名。

网易新闻。

  问题四(网易新闻):刚才提到2022年经济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金融领域有哪些亮点?今年又将围绕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宾:2022年,全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这一任务目标,解放思想、创新改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效能,推动金融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发挥政策引领作用,进一步修订完善《保定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激励评价办法》。将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小微企业贷款首贷户数、支持全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截至2022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6356.61亿元,较年初增加785.53亿元,同比增速14.10%,增速位列全省第三。

  (二)争创国家级河北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获得中央奖补资金4000万元,成为我省唯一获得奖补资金的市级单位。围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普惠型农户生产经营性贷款余额、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等指标想思路、出实招,圆满完成了任务目标。

  (三)探索与创投风投合作,在省内首次成功举办了中国保定·资本大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沪、深、北三大交易所领导,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和中保投资公司等头部企业等9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创新驱动城市焕新、资本助力产业转型、绿色金融赋能发展等作了主题演讲,会议规模、规格空前。

  (四)全面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出台了《关于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规范市、县两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22年以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县域覆盖率由14%跃升至77%。市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由1.3亿元跃升至2.7亿元,担保能力由13亿元倍增至27亿元,注册资本和担保能力均提升108%。

  (五)推动企业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组织召开挂牌上市工作推进会,开展多场线上线下全市资本培训,落实省市奖励资金。建立了市领导包联重点后备企业制度,将各县上市工作情况纳入书记月点评。出台了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措施》。2022年以来,实现新增深交所创业板上市1家,新增直接融资43.6亿元。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金融系统将继续创新改革金融模式,加大金融支持。

  一是实施“百行联千企”精品工程促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质效。二是积极开展伙伴银行”试点工作,推动银行、园区、入园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建立“伙伴银行”关系,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园区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以培优育强企业为抓手,促进直接融资比重提升,推动2023年新增上市企业比2022年翻一番。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各位记者朋友还有什么关注的问题,欢迎会后到市委改革办采访。

  谢谢大家。

会后采访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

  会后采访:去年以来,全市开展了坚持人民至上“微改革”行动,推出了一大批惠民生、得民心的改革举措,请问能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

  市委改革办改革规划处处长王豪:非常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非常感谢对改革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开展坚持人民至上“微改革”行动,是落实市委“11258”总体思路的具体举措,是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满意度的有益探索。其主要目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小事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堵点、难点、痛点,通过一系列的微改革、微创新、微突破,以小切口解决大难题,把坚持人民至上的承诺变成人民受益、人民满意的成果。同时,这也是强化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现实需求,推动改革模式由“被动承接落实改革”向“主动实施谋划改革”转变,由“党政内部主导实施改革”向“社会群众公开参与改革”转变,营造“改革戏大家唱”的浓厚氛围,形成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的良好局面。

  好的工作思路需要好的推进机制保证落实。为把微改革工作做好做实,我们坚持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构建推行了四大工作机制。一是谋划申报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对征集的民生诉求,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精准升华为微改革项目,每月进行谋划申报。二是评定公开机制。明确评定微改革项目的4个标准和微改革成效的2个标准,由市委改革办和市委深改委八个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不记名投票评选,半数以上方可通过。对评定通过的微改革项目,及时在保定日报、“保定研究与改革”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议。三是推动落实机制。实行台账管理模式,逐项明确微改革项目的责任单位、承办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等,确保每个项目有人抓、有人干、有人促。四是评估问效机制。将微改革情况纳入县委书记动态考核月点评和改革年度考核内容,每月评分、每月通报,以此传导压力、倒逼落实。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和抽查暗访,在保定日报、《深改动态》开辟微改革专栏,晒成效、比亮点,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推动真正落地见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来,全市共完成微改革项目495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社会、党建、农业农村等各个领域,在强化政治引领、加快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满意度和安全感,提升了保定改革形象,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全年市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81人次,其中省直部门主要领导批示3人次,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批示11人次。《河北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保定日报等媒体多次刊发相关内容。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2023年,我们将继续深化拓展“微改革”行动,通过谋划申报一批、总结推广一批、公开征集一批、点题出题一批等“四个一批”,持续推出一批有温度、有深度的改革举措,为加快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贡献更多改革力量!

关键词:保定市政府新闻办,文字实录责任编辑: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