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
主席台。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江先生,市民政局副局长吴志辉先生,市住建局副局长张春晖先生,市卫健委三级调研员马学军先生,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梁会芬女士,由他们介绍我市民生保障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关注的问题。
首先请贾江先生作主题发布。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借此机会,感谢新闻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保定民生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发布会现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保定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统筹抓好就业、社保、住房、卫生、市场安全等工作,大力夯实民生基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我市各级民生保障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部署,突出“五个走在前列和两个新样板”主题,坚持民生为本、服务至上,努力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暖到群众的心窝里,民生保障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求,以推动创业、促进就业、控制失业为重点,聚焦落实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创新就业机制、强化就业服务。十年来,城镇新增就业96.73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3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1.74万人。2022年,扎实推动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落实落地,创新出台了“十二条措施”,全市就业引才人数达到7.1万人。培育打造26个劳务品牌,其中5个入选省级劳务品牌,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提供创业服务15.8万人次,组织就业培训8.3万人次。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持续深化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向着公平统一、可持续方向持续迈进。截至 2022 年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34.01万人、100.79万人和 90.7万人。待遇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到123元。“缓降返补”惠企稳岗政策落实。发放失业稳岗返还金1.8亿元,技能提升补贴575.9万元,一次性留工补助15270.3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1373.4万元。养老保险缓缴12340.62万元,失业保险累计缓缴735.2万元,工伤保险缓缴1114.25万元。
三是社会救助事业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低保平均标准从2012年的300元/月、1400元/年分别提高到666元/月、5860元/年,增长122%和318.5%,基本生活救助卓有成效。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共救助低保对象169951人、特困对象31131人,监测低保边缘人口57194人。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全面建立,全年实施临时救助16644人次。
四是着力改善群众居住品质。2022年,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工程首期17个村、12个安置区、21942套安置房顺利竣工交付,惠及居民6408户、24804人。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安置房39760套、建成19412套。老旧小区改造完成287个,惠及居民4.32万户。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全年实际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2590套。全年摇号分配保障性住房965套,发放限价商品房准购证1181个,发放租赁补贴383户,住房保障更加坚实有力。
五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022年以来,全市新建农村户厕8.2万座、公厕1279座,新增建设覆盖889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建设改造农村公路751.4公里,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27个、美丽庭院6.7万户、精品庭院3.5万户,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六是群众卫生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深入实施康复中心服务能力提质工程、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示范工程和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全市开展托育服务的机构数量达616家,可提供最大托位数为27844个,达到每千人托位数3.01个;连续4年对孕妇进行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实现辖区全覆盖,做到适应人群应筛尽筛;全市22个康复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并与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制度,将康复贯穿于疾病诊疗全过程。提升公共场所院前急救处置能力,2022年,在保定客运中心、人民广场、军校纪念馆、植物园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新建50个急救站(点),并配置AED一体机。
媒体席。
七是“四大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决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护航全市民生民安。全市38789家食品销售单位全部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理, 2650家学校食堂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71家校园食堂被评为省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全市食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建成电梯应急救援处置中心平台,全市在用特种设备定检率实现动态100%。组织开展各类食品、药械、保健品、化妆品、散煤、成品油、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建立区域案件查办协查联动机制。
党的二十大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进行专门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力推进民生事业,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我们将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描绘出美好生活的民生新图景。
一是构建更高质量的就业格局。加强全市稳就业工作统筹调控,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做好“十二条措施”后半篇文章,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持续开展创业孵化基地提升行动,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品质,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激活市场动能,推动全市就业稳中提质。
二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保为重点,继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政策落实为切入点,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待遇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扎实开展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专项活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
三是完善分层分类综合救助体系。紧跟全省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步伐,逐步健全救助层级合理、救助类别全面、高效可达、城乡统筹的市级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政策健全完备,体制机制高效顺畅,服务管理便民惠民,兜底保障功能有效发挥,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到2035年,实现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困难群众,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密实牢靠,总体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宏伟目标。
四是提升居住品质,打造宜居城市。坚持人民至上,把最好的地块、最好的规划、最好的施工用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区建设,全力满足群众就医、入学、出行、购物等生活需求,打造功能配套、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社区;实施老旧小区分类改造,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细化改造标准,打造一批精品小区样板。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规范发展公租房,对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实物配租与租赁补贴并举,多渠道解决群众多样化住房保障需求;科学谋划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多渠道筹集房源,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
五是加快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常态化排查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乡村绿化美化亮化行动、和美乡村示范区和示范点创建行动,提档升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加快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六是深入推进健康保定建设。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全面实施健康保定行动为统揽,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以构建常态化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特色、强化“一老一小”服务、推进数字健康等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做好卫生健康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
七是全力保障市场安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推进包保机制常态化、规范化运行。开展非法渠道购销药品专项整治、医疗器械“清网行动”、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等系列专项行动。以高阳毛巾、白沟箱包、满城生活用纸等区域产品为重点,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深入开展产品质量整治提升行动。加强特种设备“双控”机制建设,建立电梯“保险+科技+服务”机制,抓好危化企业、燃气行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切实营造安全放心舒心的生活环境。
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省市“两会”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保障新篇章,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为建设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贡献力量。
谢谢贾江先生的权威发布。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记者举手示意,叫到后,先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和本人姓名,再提问,谢谢。
河北新闻出版网。
问题一(河北新闻出版网):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我市制定了什么目标,具体有哪些举措?
保定市民政局副局长吴志辉: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二十大指出: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强调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作出明确安排部署。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努力确保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稳定。下一步,我们将赓续前行、与民同向,让我市的社会救助工作更扎实,提高全市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紧跟中央和部、省政策部署,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建设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急难和支出型临时救助等多层次救助体系。加强基本生活救助与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救助有效衔接、统筹联动,发挥慈善救助对政府救助的补充作用,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和志愿者参与机制,统筹救助资源,进一步提升救助保障能力和政策落实水平。
二是进一步提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成效。加大重点人群排查力度,坚持集中排查和日常监测相结合,入户走访和部门间信息交叉比对相结合,做到及时预警、查访核实,分层分类实施救助帮扶。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加强低保边缘家庭监测和认定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纳入监测救助范围。
三是织密、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确保救助水平更加贴合实际。执行省定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及时响应价格临时补贴启动和发放机制,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更加密实牢靠。
四是精简优化救助审核流程,提高救助时效性。持续提升政策落实规范性、准确性、简化申办流程,促进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十四五”期间,全面取消急难型临时救助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进一步提升救助效能。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河北青年报。
问题二(河北青年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请问2023年,保定市在住房保障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保定市住建局副局长张春晖:2023年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租购并举住房保障制度,出台惠民利民举措,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并将其我市2023年民生实事。我市将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优化筹集方式,鼓励通过既有房屋改建、改造、纳管等方式筹集房源,支持利用产业园区配套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新建住房,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强化政策末端落实,加快推动项目建设,确保形成有效供应,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缓解住房困难。
二是提升公租房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公租房保障、社会救助低收入认定标准“并线”工作,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重点做好公共服务人员、退役军人、军队文职人员、“多孩”家庭、家政服务人员、乡村教师等群体的住房保障工作。优化申审核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推进公租房智能化管理,提升公租房管理服务水平。优化“一证办理”审核程序,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是进一步优化完善公租房保障方式。坚持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合理确定租赁补贴发放标准,简化申请流程,建立常态化的租赁补贴申请受理机制。加大租赁补贴发放力度,积极引导公租房轮候家庭和住房困难群众通过市场上租赁住房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满足群众多样化住房保障需求。
网易新闻。
问题三(网易新闻):农村厕所革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请问,近年来我市在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效,今年还有哪些具体安排?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梁会芬:2018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着力推进农村卫生户厕改造,目前全市共改造农村户厕62.9万户;二是扎实开展问题厕所排查整改,全面摸清了农村改厕底数、问题厕所底数。三是同步推进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初步建立了农村厕所维修、粪污清掏、无害化处理、公厕管护、日常运行监管“五项机制”。
2023年,我市按照“整顿、完善、巩固、提高”的要求,对模式类问题厕所进行整改,对标准不高、易出问题的厕所进行巩固,持续开展厕所提升行动;健全农村厕所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公厕管护、运行监管“五项机制”。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长效管护机制建设。一方面是完善管护设施设备。抓好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对管护工作的全链条实时监管。另一方面是提升管护质量。总结完善农村厕所维护运行模式,不断提升管护质量。
二是抓好模式类问题厕所整改。全力抓好列入整改计划的2.5万座模式类问题户厕的有序有效整改,8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抓好低标准农村厕所完善提升。全力抓好已列入计划的建设标准较低、年限较长、易出问题的2.2万座户厕、400座公厕完善提升。
四是抓好问题厕所常态化排查整治。按照省部署安排,今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建厕所,各县(市、区)要持续开展问题厕所排查整改,确保问题厕所动态清零。
五是抓好改厕技术模式试点建设。今年,我市易县被省确定为五个改厕技术模式试点之一,将梳理总结市内外改厕技术模式做法和优化集成最新改厕技术成果,探索更适合本市域水源、气候和农民生活习惯特点的新改厕技术模式。
介绍完毕,谢谢!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
问题四(保定新闻传媒中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卫生健康领域2023年有什么具体打算?
市卫健委三级调研员马学军:今年,市卫生健康委将在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多措并举,以“大健康”理念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群众健康。
一是持续推进区域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北大肿瘤医院保定医院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与京津高水平医疗机构的合作对接,继续实施以引进“名医(名科)、名院、名诊所”为重点的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二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四医联动”改革。在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提质升级年”活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加快构建县乡村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带动基层诊疗全面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
三是打造健康中国保定样板。全面推进健康保定行动向纵深开展,持续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不断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组织完成全市2023年度中小学入学体检脊柱侧弯筛查工作,建立规范的中小学脊柱健康电子档案,并对确诊的脊柱侧弯青少儿开展中医药干预。对全市2012年以前建设的121个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全部达到60平方米建设要求;对全市所有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按照每千服务人口配备1名的标准,配齐乡村医生,并依托河北医科大学对全市所有村医进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培训。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再建设50个应急急救站(点),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一体机)等设备,进一步强化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场所院前急救处置能力。
四是扎实推进“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加强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周边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到2023年底,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的比例达到55%以上。全市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做到适应人群应筛尽筛。大力推进公办托育机构、普惠性托育机构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托育机构标准化建设,新增受益托位1000个,2023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5个。
五是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创建国家区域中医医疗服务中心为牵引,带动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和综合医疗机构中医科发展。规范“国医堂”建设、运行,实现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各位记者朋友还有什么关注的问题,欢迎会后到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卫健委采访。
谢谢大家。